爱讯网,只关注热点资讯!

摆脱滞销不能只靠电商[组图]

07-04栏目:电商

  固然,在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也可以多一层思路,让大型电商平台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将打开销路的工作提前至生产环节,未雨绸缪,以便从源头消除农产品生产过剩的隐患。惟独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形成合力,才干让农产品不总是陷入滞销的怪圈,才干让农民不再受伤。

  此外,老娘驾到,无数农产品之所以滞销是因为一些地方缺少冷藏保鲜等存储设施、缺乏分级分选人员,不具备加工能力也使得生产环节毫无议价能力和增值空间。因此,地方政府还要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开始的“最初一公里”,推广适度规模的产地贮藏保鲜设施,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建设,提升产地处理农产品的能力。

  如今,每到一种水果蔬菜的丰收季,各地几乎都会爆出相关农产品低价贱卖依然处理不出去的问题,农产品滞销可谓屡见不鲜。面对大量不同种类需要被“解围”的农产品,电商企业恐怕也有心无力,不可能兼顾到每一种滞销的农产品。而且,本质上讲,之所以会产生滞销问题,是因为农产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浮上了严峻失衡,供给已远远超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出手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失衡困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滞销隐患。

  因此,破解农产品滞销困境不能只打电商这一张牌,更要从供给侧发力来调节供需矛盾。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虽然量大,但在多样化、品质化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不能很好地满脚消费者需求,而真正品质好的品牌农产品则很少浮上滞销问题。所以,在种植生产环节,农户和地方政府不应因某一年某种果蔬价格高就一哄而上去进展相关产业。相反,地方政府应依据当地实际,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指导农户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同时,加强培训以提升农民的相关技能。

  不可否认,一些实力强大的电商凭借灵敏的反应速度、强大的物流渠道、受众极广的销售平台,确实可以从需求端发力,破解农产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短期内的供需矛盾。可以说,农产品发生滞销后依赖电商解围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办法,但也着实治标不治本。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关心解决滞销农产品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一些电商平台听闻农产品滞销信息后第一时光赶去,用最快的时光完成收储、物流配送、平台上线等工作,并制作专门的页面关心促销,在短时光内为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为处在农产品滞销困境中的农民和地方政府解了燃眉之急。于是乎,不少人将电商视为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利器”,甚至有些地方一浮上农产品滞销,人们就将解决的希翼寄予在电商身上。

  荔枝丰收,产量很高,但销量明显不如往年;湖北省枣阳市近6万斤桃子滞销,被倾倒在路边;海南省东方市大量成熟的芒果无人收购、堆积如山,只能熟烂在地里;大蒜价格连连下跌,从“高高在上”的“蒜你狠”沦为“蒜你惨”……最近,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一波接一波,那些愁容满面的农民、烂在地里的水果,看了着实让人心疼。

阅读量:100000+
推荐量: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