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催生万亿级市场 相关人才过度集中【多图】
在雷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表示,从当前推动产业进展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有用门槛已经通过,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超乎意料。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交融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进展。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雷克大会(2018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上了解到,在我国,人工智能已进入了金融、安防、旅游、工业等领域,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同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相对分散,我国的AI人才过度集中于热门的几个领域。
此外,在雷克大会上,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还权威公布了《人工智能创新进展道德伦理宣言》。工信部赛迪智库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栾群表示,进展人工智能不仅存在技术或应用问题,更存在颠覆社会性、伦理性甚至人性的跨领域问题。为此,爱讯网,该宣言希翼通过道德伦理约束,关心人工智能产业健康进展。(北青报记者 解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显珠则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成为经济进展的新引擎,当前我国经济进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严重,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运用,哺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进展进入新动能。智能的大浪潮正加速向安防、汽车、虚拟现实、金融、机器人等应用领域扩展。
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深知无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汉斯·乌思克尔特(Hans Uszkoreit)坦言,中国在AI领域的进展速度飞速,用10年就干了在德国经过30年才完成的探究和积存,在机器视觉、机器人技术、语音技术等方面尤为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在于,相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研究方向的相对分散,中国相对照较少的AI人才都过度集中在机器视觉、机器人等非常窄的几个领域里面,“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在中国,无数刚举行入行业的年轻的从业者,希翼能够快速的取得成功和知名度,所以就会涌向那些进展快速的学术领域。”对此,汉斯·乌思克尔特建议,AI人才可以在更宽的领域举行研究,比如与金融、工业创造等行业的结合。同时,汉斯·乌思克尔特也谈到,科技部刚刚下发不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平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的新政策,将有利于扭转AI人才过度集中的局面,“之前,是用研究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引用数来评定职称,这也在一定程序上导致大家一窝蜂盯在热门领域里。新的评价体系,更多的开始关注质量,就能够很好的改善现在研究资源过度集中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