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讯网,只关注热点资讯!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07-03栏目:通信

不过 Mitchollow  的测试可能也不太严谨,后来他自己也承认测试办法有问题,修改了视频的标题和简介,还制作了第二条测试视频,但没有浮上与之前相同的情况。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实际上, Mitchollow 并没有养狗,这些内容都是他为了测试而编造的。 然而当 Mitchollow 再次打开刚刚扫瞄的网页时, Google 导购栏上都浮上了狗玩具的广告,其中包括了刚刚 Mitchollow 有意提及的玩具品牌。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  题图:《窃听风暴》剧照

▲图片来自:Metro Ecuador 而声纹处理专家徐明星也表示手机 App 在技术角度上是可以做到私自录制用户日常语音的:                   收集到语音之后,对于语音内容的识别,即使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不够,也完全可以人工举行,招人对采集语音的内容举行关键词辨识。 不过有人分析从技术和成本角度来看,互联网公司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语音数据并不划算。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原标题: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

而这种事在国外也曾浮上,前两个月 YouTube 上有一段视频火了。一位叫 Mitchollow 的用户在视频中介绍了自己是如何证明「被 Google 窃听」的。 ▲Mitchollow 的测试视频.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

当不少学校和机构接受周鸿祎免费赠送的智能摄像机,假如不是那个「92 年少女」的一封信,有多少人意识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已经被公开在网上直播。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比如这种信号可以命令手机录下周围的「环境声音」,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环境音频指纹」(ambient audio fingerprin)再发送给 Facebook 分析,以识别用户正在观察或收听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举行内容推举和广告投放。 细思极恐,这宛然就是互联网时代的《1984》。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Mitchollow 先用一张 A4 纸展示了自己将要讨论的内容——狗玩具(Dog Toys)。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 李彦宏 扪心自问,我们故意无意间都干过多少用隐私换便利的事情啊。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晒出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时候,假如不是某个网友眼尖,有多少人会发觉自己已经允许「直接向第三方提供相关信息」。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随后 Mitchollow 随机打开各种网页扫瞄,此时 Google 推举的广告和狗玩具都没有任何关系。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 图片来自:刺猬公社 也有人认为这种推测可能只是一种「孕妇效应」,即偶然因素随着自己的关注而让你觉得是个普遍现象,比如当人怀孕了就更容易发觉孕妇。 无码科技创始人冯大辉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这一,他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过身边朋友怀疑被软件监控的故事,认为「依据现象做出想固然的结论,普通是站不住足的。」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在互联网的舆论场中,每个人似乎都情愿爱护或重视隐私,但是最后往往收效甚微,兴许我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在乎。 部分配图来自:放毒、黑口袋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跟 Facebook 一样,Google 几年前就曾被怀疑在研发监听用户的技术,还曾在 2013 年卷入「棱镜门」,被斯诺登披露向政府提供用户的隐私数据。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Facebook 也不是第一家尝试应用这种技术的科技公司,《纽约时报》就曾报道,Google Play Store 内有超过 250 个游戏都会适配一种软件来监听用户在家中的电视观察习惯。 那么「用麦克风猎取个人隐私」的传言都是真的吗? 用麦克风监听是否真的存在 此前今日头条用「麦克风收集用户数据」的说法是怎么传出来的? 据说是实用户在谈天无意中提及了某个商品,结果第二天今日头条浮上了相关的内容。网上有不少用户还发觉,在微信和淘宝等软件也浮上过类似的事情。

隐私全无!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都能用手机麦克风窃听了【图】

▲ 图片来自:Gatherdom 这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可否认这类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做不到和能做不去做,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互联网时代的便利真的要用隐私来换吗? 前段时光百度 CEO 李彦宏在一场论坛中,发表了对于用户隐私的看法,在舆论中引发了轩然大波,李彦宏是这样说的:                   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假如他们情愿用隐私交换便捷性,无数情况下他们是情愿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不少媒体在传播时有意忽略了后半句:                   但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假如数据会使用者收益,他也情愿,我们就会去做,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什么该做的,什么不该做。 显然这种断章取义能激起更多人的气愤,可实际上,无论有没有下半句,李彦宏说的都是大实话。

阅读量:100000+
推荐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