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讯网,只关注热点资讯!

牛根生为什么退出蒙牛:领导者需要的是威而不是权(图)

11-12栏目:生活家

牛根生为什么退出蒙牛为本篇文章主要内容,下面是牛根生为什么退出蒙牛:领导者需要的是威而不是权正文内容:

  “条件成熟我2008年就辞去董事长职务……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需要的不是权,而是威!”

  中国乳业领军人物牛根生在成都演讲时,畅谈自己的前世今生,精彩言论纷呈迭出,并首次揭开当年四川首富刘永好收购蒙牛的往事秘闻。

  “我曾是郑俊怀最爱”

  “我敢这么说,如果这个世界上,老郑爱过一个男人的话,他爱的这个人就是我。”谈起自己当年离职伊利一事,牛根生如此感性地说道。

  牛披露说,当年伊利认识他的人要超过郑俊怀,而伊利又是国有企业,郑没有产权,所以郑不愿意自己威胁到他的权力。

  “要知道在国有企业,一个领导者一旦离职了,基本上就什么都没有了,台上台下的差别很大,我功高盖主啊,所以他总认为我威胁到他的位置。”

  “水大了,就要漫过桥!当年把我换作是老郑,也会这么做。”牛根生坦言道。

  牛根生还认为,正是因为他的辞职才造就了今天的伊利和蒙牛。“这样我们才有了竞争,如果没有蒙牛作市场参考,伊利肯定没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领导者不要权要威”

  “权威,对于很多企业领导者来说,有权不一定要有威,员工不是从心里服从你。所以,我要的是‘威’,员工从内心接受你的领导。”

  针对“离职之后,如何保障蒙牛按既定的方向前进,蒙牛一旦出现问题将如何应对”的提问,牛根生回答说,条件成熟的情况下,2008年我董事长也不干了,我希望自己能有一点“威”,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领导,从而去影响他们的决策。

  “财富重在支配不是占有”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财富观:财富不重在拥有,而是在支配,拥有不是最终目的,支配才是最终目的。”牛根生认为,对一个企业领导者而言,支配财富比拥有财富更重要。“我们有一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如果富人永远是富人,穷人永远是穷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所以,企业家最开心的事情应该是能支配财富”。

  “和银行打交道不能说缺钱”

  “我们都知道银行嫌贫爱富,所以我们和银行打交道时,一定不能说自己缺钱才去找银行,而是要给银行讲,我们企业过得很好,根本不缺钱,只是最近想上一个项目。银行一听说你要上一个新项目,一研究后就会缠着给你投钱了。”牛根生幽默地说道,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著名银行都来找蒙牛争着借钱给蒙牛。

  往事揭秘刘永好想控股51%老牛不干了

  “当年摩根斯坦利投资蒙牛以前,海南的罗牛山、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你们四川的刘永好都想来投资我们蒙牛。最先我们和鄂尔多斯谈好了,但被我们的乳业老大哥伊利给挖走了,后来罗牛山也没有谈成。你们刘永好一来就说‘老牛啊,我要控股51%’,但我们管理层一想,原来从伊利出来就是因为没有产权啊,现在又被别人控股了,那还怎么搞?因此,这事也就没谈成。”

  延伸阅读:牛根生离职背后“蹊跷”:离开只为体面

  编者按:2011年,中国互联网流行的一个关键词叫“围观”。所谓围观并非袖手旁观,亦非简单关注,而是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审视,让所有不合常理之现象在围观下无所遁形——中新网财经中心发起的“公司围观”便旨在此。通过媒体、网民和专家的力量,持续围观各行各业的公司百态,求证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质疑,力求从围观反映公司实质,给关联方、利益方和责任方以本源真貌。

  虽然距离6月10日晚间蒙牛乳业发布公告宣布,现年53岁的公司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的消息已经过去了4天时间,但是随着大家由最初的意外中回过神来,从牛根生辞职背后的故事,到宁高宁入主后将带领蒙牛走向何方,甚至于整件事与伊利日前爆出的“举报门”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种揣测也愈演愈烈。

  辞职只为体面离开?

  据6月14日《证券日报》在题为《牛根生辞女子高中生水泥埋尸案职背后》的刊文里提到,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牛根生辞职是“预料之中的事”,并且指出原因有两个:第一,他的焦点和重点已经不在蒙牛了;第二,他已经重新开辟了战场。

  但是牛根生的此番退出却也可能是其情非得已的选择。

  对于牛根生的此次辞职,《中国日报》在6月13日刊发的题为《牛根生辞职原因》的报道中引用乳业专家王丁棉的话说,牛根生此时退出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近来社会对其功过历史都有诸多争议,原本促成企业发展壮大的个人魅力已经开始展露负面效应。而其激进的战略,使蒙牛摊子铺得过大,导致奶源供应不足,引致整个行业哄抢奶源,可以说正是其从侧面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加之当时与其一起创业的元老都已经离开蒙牛,他的离开也是早晚的事情。

  若真如此,牛根生的此番辞职则颇有迫于形势的意味。

  对于牛根生辞职的原因,蒙牛乳业在公告中的说法是牛根生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实现数年来的夙愿,所以辞去董事会主席,但“他将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并继续参与本集团之策略规划。”

  不过,上述知情人士的看法却比较尖锐,“牛根生辞职一事当时内部肯定有分歧和意见。辞职只是想让他体面地离开,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让一个人心甘情愿离开原因只有两个:第一,没有这个能力;第二,必须在一些内幕被引爆之前离开,暴风雨到来之前找个避风口。”

  虽然爆料者言辞隐晦,但还是有媒体据此猜测可能是暗指2009年的所谓“借贷门”事件。

  2008年9月11日,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蒙牛股价暴跌让蒙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牛根生一方面必须防止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士丹利4.5%的蒙牛股份落到他人之手,另一方面他还要找更大的战略买家,帮助蒙牛解决日渐枯竭的现金流。

  当时正是宁高宁及时出手,不仅让牛根生逃离了困境,还成功套现了9.55亿元。

  当记者就此说法向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询问其观点时,他告诉记者,自己不想对此进行猜测。不过他直言, 自从中粮控股蒙牛之日起,就决定了牛根生离开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中粮做整个食品行业全产业链,只有乳制品这一块没有自己做起来的品牌,拿下蒙牛正好获得一个发展这项业务的好平台。

  中粮集团已全面接掌蒙牛运营?

  对蒙牛抑或牛根生而言,宁高宁都是一个拯救者。

  2009年,宁高宁领导的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入主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当时在人们看来是一场一拍即合的交易,蒙牛获得现金,而中粮集团则在食品产业链上布下了一枚关键性的棋子。入主蒙牛后,中粮在蒙牛乳业董事会中占3个非执行董事名额,宁高宁同时任董事会副主席一职。

  不过,作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一开始并未过多参与对蒙牛的管理。毕竟当时中粮集团对乳业业务并不十分熟悉。但是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中粮集团选择此时接手蒙牛看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中粮总裁于旭波在回应牛根生辞职一事时说目前蒙牛的团队主要还是原班人马,中粮仅仅是从战略上给蒙牛支持。但不难发现,蒙牛乳业从董事局主席到CFO等关键职位均为中粮集团管理层担任,这事实上就意味着中粮集团已经全面接掌了蒙牛的运营。

  宁高宁上任为蒙牛带来更完善产业链?

  蒙牛的发展是个奇迹,也创造了神话。但伴随着快速成长,确实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这将成为蒙牛下一步发展的瓶颈。

  而宁高宁恰恰在企业的国际化管理和产业链的打造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到底是牛根生“牛”还是宁高宁“高”,蒙牛易主以后会步入怎样的发展轨迹?

  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在6月12日晚间,采访与牛根生打过多年交道的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负责人劳兵时得到的回应是——会对产业链产生很大影响。

  劳兵认为,宁高宁在中粮这么多年过来,都是以产业链打造为主体。宁高宁接任以后,从奶源到生产、销售、服务,会将蒙牛的产业链打造得更完美。

  梅新育对此显然也持相同看法,“控股蒙牛以来,看得出中粮对蒙牛下了功夫,目前蒙牛利润率远远高于销售收入与其相当的伊利,负债率大大低于伊利,这为蒙牛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考虑到中粮在管理规范化方面的优势,以及中粮控制全产业链的范围经济优势,这对于蒙牛来说应该是好事。”

以上牛根生为什么退出蒙牛:领导者需要的是威而不是权相关内容及牛根生为什么退出蒙牛相关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牛根生为什么退出蒙牛:领导者需要的是威而不是权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告知,爱讯网将尽快删除。

阅读量:100000+
推荐量: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