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扎心用语:隐形贫困人口!(图)
继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之后,有一个更加扎心的词——隐形贫困人口刷屏朋友圈,引发一片卖惨声,让这个词成功荣登2018年最扎心用语:
王思聪曾发过一条朋友圈,说是带着自己的可可小公主回北京避避雨,配图是一张很可爱的小狗狗,然后周鸿祎评论道:坐飞机让带狗么?
王思聪回复:不知道,我是私人飞机!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另外一个人的朋友圈:说一个人花了十几万买了一套香奈儿的衣服,穿了几天后拿去干洗,结果发现掉色,于是怒儿投诉;
香奈儿客服却说:我们这产品设计时根本没考虑过要洗,一般都是穿几次就丢掉了啊。
隐形贫困人口是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
这类人有个共同点,打开她们的朋友圈,几乎都是晒美食、晒旅游、秀恩爱的,配图永远都是九宫格,凑不够九张也要专门拿几张空白图片填充;
这类人朋友圈展示的是五彩斑斓的生活,但实际上,她们可能都是月光族,而且还把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工资就像大姨妈,来了一个星期就走了。
和这类人相映生辉的,是另外一群隐形土豪人口:有些人看起来每天哭穷、吃饭都叫外卖、买单还要团购、总是祈祷暴富,但实际上非常有钱且正在赚大钱。
穷人爱炫富、土豪喜哭穷,其实这都是近年来一种自嘲文化的兴起和盛行,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
像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说:哪怕是一条内裤、都有它的用处,就是一种自嘲;
像黄仲则写诗: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也是一种自嘲;
像马云常说:其实有钱也没什么好的,更是一种自嘲;
就连神话故事中仙人也常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土地公土地婆笑而不语,东王公和西王母还生了七个小仙女呢。
自嘲是撇开自己的成就而只拿自身的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的手法,最后博君一笑。
自嘲背后涵盖的是绝对的自信,凌凌漆成了最厉害的特工,黄仲则流芳千古,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神仙嘛,都成仙了还想咋滴,只有足够自信的人,才能不动声色地说出自我调侃的语言。
民间曾出现过网红奶茶的说法,最典型的当属:喜茶,但也有不少人曾经见过这么奇葩的店家:丧茶!
以丧茶为代表的丧文化,也是自嘲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把平时我们羞于启齿羞于示人的方方面面展示给大家看;
既可以对抗众说纷纭带来的压力,摆脱心中种种失落和不平衡,又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还能给别人增添快乐,帮助别人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不过,这是一个结果导向的社会,自嘲过后,我们还是得面对现实,把摆在面前的问题、困难解决掉,例如文首提到了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问题;
其实并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是缺乏想象力导致我们无法摆脱贫穷。
我有个老乡,小时候学习特别棒,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早年辍学,因为身无长技,所以南下打工,在一家烧腊店做师傅;
干了几年之后,他攒了一笔钱,开始想着自己独立门户,但是农家长大的他没有多少技能,就琢磨着给烧腊店提供原材料——养鸭子!
他养的鸭子又肥又大,被很多商家看上,生意开始越做越好,后来又开始养鸡养鹅,规模大了之后,他开了自己的烧腊店、茶餐厅,把鹅毛供应给羽毛球工厂,鸭子供应给绝味鸭脖,鸡供应给各大酒店,还自己开一间工厂,做真空包装开袋即食的速食...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总,手里管着好几家店、两个工厂,产品从上游到下游供应着无数个供应商,资产上千万,而论起年龄,似乎比我还小一两岁;
我在公众号里推送的网贷平台,大家都是投资个几万块,甚至几百几千的也有,他都是一百万起投,还敢投长期标,资金周转也不差那点钱。
我曾问他:当初辍学干这个,你就不怕自己做不好吗?毕竟你什么经验都没有。
他说:确实会啊,因为我当时手里除了那一万块什么都没有,但我现在回想,就算我连一万块都没有,我一样也会走到今天,因为我会想着怎么去赚钱,怎么赚更多的钱,反正我本来也没有什么,输了就重新来过呗。
十年前,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觉得他当时不读大学很不可思议,只是因为我们觉得读书上大学、有好工作是最好的致富道路,可是我们这些上了大学的,真的每个人都过得很好了吗?
在隐形贫困人口流行于朋友圈时,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显性贫困人口,他们看起来很穷,但实际上,比看起来更穷。你们都是隐形贫困人口,我TM是显性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