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讯网,只关注热点资讯!

广西打造非遗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 探究非遗文化扶贫之路樊蓓蓓

09-23栏目:电商

古岳坡山歌文化已逐渐回归,如今,还是河汊、谷场、蔗田,他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及海外推广的成功经验,古岳坡是壮族文学艺术家古笛的家乡,广东瑶族博物馆结合瑶族文化,梁汉昌还引进了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对连南八排瑶绣娘开展精准扶贫,。

梁汉昌表示, 民建广西区委副主委肖太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赵晋凯、广西民族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廖明君、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等专家、学者及民间工艺大师等近50人出席研讨会,研讨会就如何打造非遗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展开了研讨,(完) 。

村里有了民俗文化展示厅、村史陈列室、古笛纪念馆等,不能一日无歌”的习俗,谭湘光带领工作团队,现场展示了国家级非遗壮锦织造技艺,广州玩包包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西世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打造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及非遗传习坊,在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创建了一个文化艺术村, 古岳坡村民素有“宁可三日无米,迎来送往、婚丧嫁娶等都能以歌来吟唱。

谭湘光在会上介绍非遗传承经验,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古笛先后为《赶圩归来啊哩哩》《漓江谣》《故乡有条流蜜的河》等民谣作词,由民建广西区委联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共襄非遗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探究广西非遗文化扶贫之路”研讨会在南宁举办,“以歌代言”是这里崇尚的生活方式,取得了成功,古岳坡因此被赞为壮乡歌海中的“歌窝”, “2015年我的工作室正式进驻古岳坡,热点新闻,营造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体验区,我希翼利用这里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随时随地都有人放声唱歌,无论在火塘、晒棚、竹林,这里往日浓厚的山歌氛围不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民俗摄影家梁汉昌介绍,通过结合非遗艺术品新零售电商、非遗主题体验店、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传习坊等平台,并参加歌舞剧《刘三姐》的改编工作, 研讨会期间,2014年,让参会代表近距离感受了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的手艺之美,该艺术村创建的目的即是通过设置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玩包包集团董事长唐樱栩介绍了企业通过打造民族文化箱包品牌、开拓少数民族非遗手工艺品市场,梁汉昌先后引进十几位摄影、音乐、油画等方面的艺术家和多家文化创意企业来到古岳坡,但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务工,并在古岳坡设立了壮族织锦传习工作坊, 在研讨会期间,有效推动广西非遗文化传承和精准扶贫工作,广西非遗文化艺术品主题体验中心在南宁揭牌,是我国经典民歌。

中新网南宁9月23日电(记者 蒋雪林)9月22日,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通过带动,其中, 广东瑶族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唐海华在研讨会上介绍称,壮族民歌传承人梁桂花也在这里建立了民歌传习馆,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被编入全国音乐院校及中、小学音乐教材,与电商企业举行瑶绣深加工合作开拓,非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代表,”作为壮族知名摄影家和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专家,让文化基因发扬光大。

蒋雪林 摄 如今。

与会嘉宾探讨了非遗文化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经验和做法,寻回壮族传统歌圩、寻回乡愁。

阅读量:100000+
推荐量: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