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和北京人恩怨先放一放,来首生鲜电商们的五环之歌【组图】
2018-07-07 19:10 来源:李成东 电商 /生鲜电商
基于盒马门店的分布,盒马的用户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超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二者相加的用户比例达到盒马整体用户的 94.6%。其中,中等和中高层次消费者成为在盒马消费的主力军,这部分用户购买力强,对高品质生鲜食材需求比较高频,但却缺少逛超市购物的时光,只能利用碎片化时光在挪移端电商平台举行选品消费。因此,盒马 APP 的用户活跃时段不只限于饭点,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21 点均有较高的活跃度。此外,从用户粘性来看,盒马APP近一年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保持在2次以上,已经有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用户群体。
每日优鲜的“战斗力”
提到盒马的速度,这一点是无数传统线下商超无法企及的“快”,并非传统商超简单附加上“线上APP+跑腿业务”就能实现的快。即使无数商场看上去和盒马长得很像,但背后体系逻辑大不一样,正面厮杀时,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常说“业外人看喧闹,业内人看门道”。盒马的快,依托背后智能化体系的建设,涵盖了智能分拣系统 (智能传送带) 、自助扫描系统 、仓配售一体系统、实时定改价 (电子价签),才得以实现整个仓储+拣货打包+配送路径的最优路径规划,保证配送时效。
“五坏外”:性价比用户追随拼多多
拼多多上的生鲜大都走一般物流运输,普通情况就是会给你加个-78%干冰+泡沫箱,但并非冷链运输,每单的物流成本起重3元全国包邮,加上续重7-8元,但整体履单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唯一缺点就是速度慢,无数原产地水果最快也要2-3天,距离远点甚至需要4-6天,速度慢必定导致运输过程中商品的损耗,所以评论区少不了用户晒商品腐烂的图片。说个具体的案例,北京的一般荔枝都七八块一斤,而由于丰产,在原产地荔枝价格已经跌到了六七毛一斤。拼多多30元8斤包邮,荔枝成本6元,包装3块钱,一般物流8块钱,30%退货退款,平均每单还有4块的利润。
每日优鲜走的是精选sku的路线,当下sku数量操纵在1200+,将来会进展到2000个左右;客单价介于50~100的区间内;走会员制,基于微信、微博的分享促进用户粘性,强调社交化。
在猎取新客成本高线上获客成本200以上,而盒马鲜生、妙生活 租金除以服务覆盖用户数,假如用租金简单的算,单个获客成本也就十几块钱。门店模式,不只是效率高成本低,用户体验更好,口碑也更好,复购率更高,单个用户消费金额也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回归线下成为趋势,尤其是生鲜电商。而五环外生意的拼多多,走的是不同的路线。放弃速度,“放弃”品质,追求低价,产地发货,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这是五环外的生鲜机会。
妙生活的社区生鲜店
生鲜类目已经在拼多多平台上占比不脚25%,但一个生鲜单品仍然能有几万单的销售,一季度拼多多交易额662亿,生鲜农产品就是165.5亿。拼多多已经从拼好货的生鲜自营B2C模式转型为平台C2C模式,去重择轻,由商家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
盒马鲜生 “战斗力”分析
就举一个特别故意思的例子,妙生活在上海有一家店的位置,隔了一家理发店就是永辉生活。二者面积差不多,永辉生活的店面装修风格看上去更加有逼格,论高大上,妙生活有点弱,但是论营业额妙生活一点都不输。妙生活的店日营业额在3w+,永辉生活也不赖,也能飚到1w5左右。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妙生活的营业额可以超出“隔壁邻居”一倍呢?原因是,妙生活的线上订单支撑了它一半的销售额。永辉生活其实也有线上业务,但就是线上订单量干不过妙生活。兴许这与超级物种线上订单量干不过盒马线上订单量同理。
好了,开始说正事了:
线上向来是盒马的增量部分。用户用盒马的习惯,周末时光喜爱到店体验,平日里喜爱线上下单。盒马的服务范围覆盖周边3公里,配送时效30分钟以内。即使是在订单高峰期,配送时效仍然能够保持在30分钟以内。满脚了生鲜用户对“好物”兼“快速”的需求。
另一类是满脚后者需求,需要保证有脚够低的价格和脚够大的订单量,要求零售商必须对上游供货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聚合大批量订单的应对能力,配送时效多是半日达、次日达、甚至两日达。拼多多、顺丰优选、等综合性平台电商,多是满脚这一类用户的需求。平台的优势在于有更丰富的sku可供用户选择。
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
长途常温运输,导致货损严峻,但拼多多单品订单数量依旧很高,不管你怎么说,就是有一批死忠低价的用户情愿追随。像杨梅、荔枝、樱桃这种浆果类水果,并不适合长时光常温物流运输,但生姜大蒜这种,物流慢个三五天并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