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讯网,只关注热点资讯!

对电商专供产品须加强监管【图】

07-08栏目:电商

  从表面上看,一些电商推出专供或定制经营模式,是一种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商品促销,而且满脚了消费者个性化、超值化的需求体验。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显然让消费者大失所望。比如,电商专供的家电,价格廉价但偷工减料;专供的食品,在包装上大肆宣传自己;专供的服装,网络同款质量差无数;专供的数码产品,低价高配关键部件缩水……可见,电商专供,其实也是忽悠消费者的一种套路。

+1

  不可否认,对于电商专供,假如商品仅是质量有差异,而符合国家标准,那么电商其实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打个擦边球。问题是,一些电商专供,以低价博眼球,拿价廉物美当卖点,明知道销售的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却刻意混淆两种商品,也不尽到告知义务,使消费者频频降入专供的陷阱,导致利益受损。可见,电商专供,属于不实促销,涉嫌变相消费欺诈,踩了不正当竞争的红线。

  随着网购的普及,人们经常会发觉,网上有些商品标明电商专供或者电商定制版。电商专供或者电商定制版商品有时在价格上存在一定优势,但也可能暗藏问题,记者对此举行了采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总结了电商专供的一些异常表现(7月2日《法制日报》)。

  此外,消费者也要培养良好质量和价格意识,坚持精明理性消费。惟独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网络经济才干更加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干通过消费安全得到提升。(张西流)

  电商专供,还需市场专管。首先,规范电商专供行为,并成为一种治理常态,对于严峻产品失真和价格违法行为,要将涉事电商纳入失信黑名单,并予以公示,方便消费者监督。

  再者,加强电商平台商品质量和价格治理,降实老实守信经营责任。特别是,电商平台要加强自身治理,建立健全集中促销期间质量和价格监控机制,利用技术手段预防商家涉嫌违法的调价行为。

  从电商专供现象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迅猛进展,消费领域浮上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给消费者维权造成了诸多艰难

对电商专供产品须加强监管【图】

  从电商专供现象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迅猛进展,消费领域浮上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给消费者维权造成了诸多艰难,消费者的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周全的爱护,消费者弱势地位日益明显,消费者和电商的地位不能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特别是,网购“两高两低”现象,是消费者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这表现为:一是电商失信收益高,失信成本低,失信收益高于失信成本;二是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维权收益低,维权成本高于维权收益。比如,在电商专供促销活动中,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要承担举证义务,维权成本会很高。

爱讯网

阅读量:100000+
推荐量:121